【文章导读】面向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活服务空间演化及配置——以生鲜零售为例
当前,物理实体与虚拟数据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联系着人、建筑与活动,进而重塑了城市资源的组织及其空间形态。然而,传统规划中生活服务或商品绑定实体空间的组织模式,无法适应联系生产、消费方的中间环节变化。
因此,本文一方面分析虚实空间的资源承载“中介”作用;另一方面以商品供应链受到重组的生鲜零售体系为例,分析其布局特征及选址因素并建立基于线上线下融合背景的配置方法,以应对技术赋能行为下的生活服务空间重组织。
1
生活服务空间的演化机制及典型剖析
1.1 中介性视角下的空间演化机制
信息化时代之前,实体空间是供给与需求方之间承载不同功能的中介载体。信息化时代之后,流空间(Space of Flow)支持信息、商品等资源在生产与消费者之间更快、更低成本地流动。即打破了传统通过高度层级化空间进行商品或服务交易的过程,并将之转向线上平台。
1.2 生活服务空间演化的典例剖析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绘制。
2
生鲜零售体系的宏观布局特征
2.1 区位布局特征
2.2 服务范围特征
3
生鲜零售体系的布局因素分析
3.1 布局因素选择及研究方法
3.2 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针对因子解释力的差异性而言,在交通成本因子中,前置仓、店仓一体式均表现出主次干路网密度的影响程度最大,而传统展销式为公交站点可达性。这说明数字经济下,个体需求的获取不再完全强调主体出行的便利性,而是转向第三方配送到家的便捷性,即转向物流中心性的争夺;在服务环境因子中,生鲜电商对应的空间布局与办公类设施关联增强。即生鲜资源的服务对象从专注于社区居民扩展到办公人群,这也是服务范围扩展所带来的优势;在人群特征因子中,消费水平在电商类的解释力均高于传统类,说明对质量、配送等品质的考虑逐渐成为当前生鲜消费的新需求。
4
生鲜零售体系配置及布局模式
4.1 面向线上线下融合的空间配置思路
数字经济显著改变了线上线下在供需间的中介程度,使生鲜供应链条分别以环节缩短、复合为导向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由于各场景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宏观结构的扁平化及选址因素的差异化,因此整体而言,需要调整生活圈的结构及配套设施的标准:
4.2 基于空间去中介化程度的布局模式
(1)完全去中介化:前置仓式。该类型应该作为基础补充型,未来应鼓励纳入30分钟物流圈层的区域物流网点,并实现近中期内承担区级仓储中心功能、远期全面对接社区配送站的规划路径。选址原则应从宏观层面保障居住片区的覆盖,再聚焦微观层面的货运停车、水平运输等管理。
(2)部分去中介化:店仓一体式。该类型作为综合商业网点,应作为补充型并依据市场弹性配置,通过前期统一规划布局、后期弹性控制。选址原则在宏观层面应覆盖综合社区、商务功能片区,在微观层面平衡区位的顾客到店便捷性及物流配送的时效性。
5
结语
原文介绍
《面向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活服务空间演化及配置——以生鲜零售为例》一文刊载于《城市规划》2023年第5期,第86-96页。
【doi】10.11819/cpr20230506a张 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本文通信作者,ccazh2000@sina.com。贺 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通信作者,hej981008_@tju.edu.cn。王 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研究员。曹舒仪,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下天津区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路径与智能监测研究(2021JWZD04)。【全文下载】文章已在知网发布,复制并搜索下方网址,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下载阅读全文。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63v2hNcriO1EE9IQHE4MTg-8fAFIaN08x5M5L0fe6xWakbUKY2QJl&uniplatform=NZKPT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微博:http://weibo.com/cityplanningreview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电子期刊:App Store搜索“城市规划”(支持iPad下载)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推文目的在于信息交流与共享。若有来源误注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